此處聚集了日本傳統文化的學習及愛好者, 含括日本傳統音樂、日本茶道、日本和服等, 將我們的學習經驗累積成文章,願喜愛日本傳統文化的讀者們,能夠做為學習或欣賞時的參考。
網頁
首頁
近期訊息
關於
地圖
【MIYABI日本傳統文化】大事紀
2012年11月16日
雄獅欣講堂「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冬季美學八講」
和菓子製作體驗、日本茶道、成人式振袖和服、日式火鍋、日式溫泉、冬季北海道、白雪合掌村、冬日京都美景......。這些全部都在
雄獅欣講堂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冬季美學八講
。
「
MIYABI日本傳統文化
」繼六月份在雄獅欣講堂企劃了「
日本傳統新美力
」系列講座之後,這次更企劃了「
日本冬季美學八講
」。由雄獅欣講堂主辦、「
MIYABI日本傳統文化
」協力企劃,邀請各領域的講師們,帶給各位充滿日本風情的冬季!
閱讀更多 »
2012年11月2日
日本傳統藝道流派中的「家元制度」
文 / Doco(王文萱)
日本傳統藝道流派特有的「
家元制度
(いえもとせいど,iemoto seido)」,各位是否聽聞過呢?
筆者一直想撰文介紹日本特有的「
家元制度
」,但因為每個流派裡面
家元制度
的現況不一,無法以一論之,而且深怕介紹得有所出入,誤導視聽。在此整理出筆者的經驗談,與各位分享。若有不足之處也歡迎各位留言更正或補充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8月18日
【日本茶道】專訪裏千家茶道老師祝曉梅(下)
文 / Doco(王文萱)
在
第一篇
曾經提到,日本藝道流派的學習,和台灣一般的概念不太一樣。進入最後一回的專訪之前,我想先在這兒簡單地解說一下「
家元制度
」。
「
家元
(いえもと,iemoto)」指的是一個流派的主導者,也就是掌門人的地位。以家元為中心率領整個流派的制度,就稱「
家元制度
」。
由於使用「
家元制度
」的流派,也各有許多不同的內容及作法,因此難以一言概之,但有幾個比較共通的概念(以下譯自wikipedia):
一、
家元
是採世襲的方式,以此來保持流派技能藝道的規範性及正統性,保持流派的統一
二、
家元
是流派當中的政治權威,以上意下達的方式來保持流派營運
三、經濟上由流派當中的所有人負責,集合資金之後,由家元再分配
四、只有
家元
擁有發行「
免狀
」「
許狀
」等的權限
等等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8月17日
【日本茶道】專訪裏千家茶道老師祝曉梅(中)
文/ Doco(王文萱)
在
上一篇
談到了
日本裏千家茶道
專任講師──
祝曉梅
老師,如何開始接觸茶道,並且透過
茶道
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。由於「日本」和「台灣」,文化看似共通,實際上差異甚大。因此這一篇我首先請教了祝老師,
日本茶道
對台灣人來說,能帶來什麼樣的作用呢?
閱讀更多 »
2012年8月16日
【日本茶道】專訪裏千家茶道老師祝曉梅(上)
文 / Doco (王文萱)
我和
祝曉梅
老師認識算有一段日子了,雖然實際見面的次數不多,但我時常透過網路,和老師請教
日本茶道
相關的細節。我的茶道老師多是日本人,有些不容易詢問的疑惑,我便會請教祝老師,老師也總是傾囊相授。
祝老師是台灣少數獲得「
茶名
」資格的
日本裏千家茶道
老師,茶名為「
宗梅
」。「宗」這個字,是自茶道集大成者
千利休
以來,每一代的「
家元
」(流派掌門人)都使用的字,「
茶名
」便是以「宗」字入名來取。
在
裏千家
的制度當中,要取得「
茶名
」才能擔任專任講師,在「
茶名
」之前,還要先經過長久的訓練,一層層向上取得資格。
日本各種藝道流派的訓練制度,和台灣一般的認知不太一樣。需要非常多年的訓練才能「出師」,其中甚至不可隨意更換師承。在台灣,學習技藝時,許多人會兩、三年就換一位老師,或是時常到不同的教室聽課學習,在日本傳統藝道當中,這都是不允許的。因此老師和弟子的關係,常常都是維繫了一輩子。
而且在日本的傳統藝道當中,規定要有資格,才能自立教學或表演。台灣可能比較沒有這樣的顧忌,認為自己只要有足夠經驗,便能授課或表演。
日本和台灣,距離雖然近,也時常有交流,但人們的想法、做事方式、對於「美」的概念等等,其實相差甚遠。因此,我興起了訪問祝老師的念頭,想知道祝老師是如何經過長久的訓練,克服這些差異,深入與台灣截然不同的「
日本茶道
」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7月1日
【活動紀錄】玩和服!運用傳統穿出時尚
雄獅欣講堂(台大人文空間)
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傳統新美力
「玩和服!運用傳統穿出時尚」
講師 / 王文萱
著付講師 / 紀子(
櫻月紀和服工作室
)
2012年06月23日
雄獅欣講堂「和文化系列─日本傳統新美力」
的最後一場,主題是熱熱鬧鬧的「
和服
」!
這堂講座擔任著裝的,是「
櫻月紀和服工作室
」的著付講師‧
紀子
。擔任解說的,是「
MIYABI日本傳統文化
」的
王文萱
(
Doco
)。首先,講座以身著「
振袖
」和服(未婚女性華麗禮裝)的美麗模特兒來開場,迎接聽眾們的到來。講師身上穿的則是正式的「
訪問著
」和服。
著付講師
為了便於活動,身著洋服,套上了和服的外套「
羽織
」,別有一番「以傳統穿出時尚」的風情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6月29日
【活動紀錄】「大正浪漫‧昭和摩登」商業美術先驅──竹久夢二‧中原淳一
雄獅欣講堂(台大人文空間)
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傳統新美力
「大正浪漫‧昭和摩登」商業美術先驅──竹久夢二‧中原淳一
講師 / 王文萱
2012年06月22日
雄獅欣講堂「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傳統新美力」的第三講,主題是「美術」。這也是筆者第一次在學術發表以外的公開場合,講述自己正在學習研究的內容─
竹久夢二
、及
中原淳一
。
在台灣,有不少人知道
竹久夢二
,或是看過他的畫作,但大眾(包括日本)對他的了解,時常是只停留在「美人畫」、或是他說不完的羅曼史,因此容易忽略
竹久夢二
身為
商業美術
先驅的角色。而對於
中原淳一
,也只知曉他閃亮大眼少女的插畫,以及對後來少女漫畫的影響,對於他在雜誌界、服裝設計界的貢獻卻較少被提及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6月28日
【日本茶道】「日本茶道藝術對現代人的啟示」活動紀錄
雄獅欣講堂(台大人文空間)
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傳統新美力
日本茶道藝術對現代人的啟示
講師 / 祝曉梅(茶名‧宗梅)(
日本茶道裏千家
)
2012年06月20日
本次欣講堂的和文化系列講座,邀請到了
日本茶道裏千家
在台灣的最高認證講師──
祝曉梅
老師。由於此次系列的主題,是希望透過介紹傳統、及傳統中的創新,讓身處現代的聽眾們能夠有所獲得,因此特別請講師從不同的面向切入,讓聽眾們能夠在了解
茶道
之後,更能將
茶道
中的各項精神,運用在現代生活當中、在職場上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6月26日
【活動紀錄】淺談日本審美意識(臺北市立成淵高中受邀演講)
台北市立成淵高中 第二外語日文班 特別演講
主題 / 淺談日本審美意識
講師 / 王文萱
2012年06月20日(星期三)
13:10-15:00 第一場 15:10-17:00 第二場(兩場內容相同)
這是筆者首次受邀到高中舉行演講。由於筆者從前有過在高中教日文的經驗,因此對於內容深淺的拿捏、以及高中生會喜愛的日本題材,多少有些概念。但要如何用生動的內容,來講解今天看似艱澀的題目──「
淺談日本審美意識
」,準備時的確苦惱許久。
閱讀更多 »
【活動紀錄】以「和魂洋才」構築現代邦樂
雄獅欣講堂(台大人文空間)
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傳統新美力
以「和魂洋才」構築現代邦樂
演奏 /
華之和音
二重奏(
徐宿玶
‧
劉穎蓉
)
解說 / 王文萱
2012年06月18日 19:30-21:30
這是「
MIYABI日本傳統文化
」,在
雄獅欣講堂
所企劃的和文化系列講座,主題「日本傳統新美力」,希望讓聽眾認識
日本傳統
如何存續至今,如何創新並持續發展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5月17日
雄獅欣講堂「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傳統新美力」
雄獅欣講堂
「和文化系列──日本傳統新美力」
2012/06/18、19、22、23 19:30─21:30
雄獅台大人文空間(羅斯福路三段331號)
閱讀更多 »
2012年5月9日
【活動紀錄】日本箏‧茗茶──人文美學饗宴
MIYABI日本邦樂系列講座
《日本箏‧茗茶
──
人文美學饗宴》
時間:2012年4月29日 14:00
地點:高雄市蟬蜒禪言茶館
演奏:
徐宿玶
(華之和音)
解說:王文萱(日本生田流箏曲正派邦樂會準師範)
主辦:MIYABI日本傳統文化
閱讀更多 »
2012年5月8日
【日本茶道】京都:【彌生】小巧雛人形與千年傳承
本文連載於
Bios Monthly
線上雜誌
【城市】專欄─【京都】
文:Doco
約從二月底開始吧,
京都
的百貨公司、路邊傳統小店等,陸續擺出了「
雛人形
」(
女兒節人偶
)。身旁
京都
長輩們也有:「你們家今年擺嗎?」、「今年不擺呢,太忙了!」之類的對話。沒有日本小孩童年經驗的我,對這些景色和對話,聽是聽過,卻沒太在意,好似與自己無關。 說來糗得很,我甚至連「
女兒節人偶
」到底有哪些配件,都說不出個所以然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4月21日
【日本音樂】西方古典音樂在日本
竹久夢二 / セノオ楽譜封面
異文化的在地轉變與深耕
淺談西方古典音樂在日本
本文刊載於《MUZIK古典音樂誌》2011年6月號
(動漫畫中的古典音樂特輯)
作者 / 王文萱(Doco)
閱讀更多 »
2012年4月13日
【日本箏】日本箏‧茗茶──人文美學饗宴(MIYABI日本邦樂系列講座)
MIYABI日本邦樂系列講座
《日本箏‧茗茶
──
人文美學饗宴》
閱讀更多 »
2012年3月22日
【日本茶道】京都:【如月】節分吃豆招福‧吉田山上驅鬼
本文連載於
Bios Monthly
線上雜誌
【城市】專欄─【京都】
文:Doco
二月的
京都
,冷得讓人打顫。若是來場大雪,讓
京都
染上一片雪白,那也就罷了,偏偏
京都
的寒冷不是這樣子的。由於位於盆地,
京都
比起其他地方更覺寒冷,但又不像日本海側、或緯度高的北海道,冰冷得大雪紛飛。雪總是一片片、一點一滴不斷下著,落到地面上卻又融化了。氣溫在零度上下躊躇不定,正是最刺骨的寒冷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3月16日
烏山頭櫻花季──日本箏‧尺八音樂饗宴
臺南藝術大學日本箏‧尺八樂團
再次與烏山頭水庫風景區管理處合作
《春.
桜の絵
》
烏山頭櫻花季 日本箏.尺八音樂饗宴
自
3/25
至
4/15
每週日下午
2
點
在八田與一紀念園區與您相見!
閱讀更多 »
2012年3月14日
津輕三味線名家‧木乃下真市專訪(《樂覽》第151期)
本篇文章出自於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發行
古典音樂月刊《樂覽》第151期
文 / Doco
2012年3月17日,國臺交將與被譽為
津輕三味線
「百年一度的天才──演奏家
木乃下真市
,合作演奏為
津輕三味線
所寫作的協奏曲《
絃魂
》。
三味線
是日本特有的絃樂器,其中歷史最短的一支「
津輕三味線
」,具有魄力的獨特音色,近年來更是透過大眾媒體,活躍於全世界。本次將帶領讀者了解
津輕三味線
的歷史,並且透過演奏家
木乃下真市
的訪談,一窺這項樂器之所以風靡一世的魅力!
閱讀更多 »
2012年2月28日
【日本茶道】京都:【睦月】龍年初釜‧虎屋織部饅頭
本文連載於
Bios Monthly
線上雜誌
【城市】專欄─【京都】
文:Doco
新年第一次參拜稱「
初詣
」、第一次磨墨提字稱「
初書
」、第一次彈奏樂器稱「
初彈
」……。而「
初釜
」,是指新年後的第一場
茶會
。
茶道
教室通常總會在新年辦場名為「
初釜
」的
茶會
。我們上課的地方,雖然不自己開
茶會
,但卻有幸受邀,參加
裏千家
每年一度的盛大「
初釜
」,為期一週,總共約有三千多名參加者造訪。雖然已是第二次受邀,但
初釜
還是讓我緊張不已。參加
初釜
的多半是
茶道
教授、老師們,而我們是因特殊的外國學習者身份受邀。席中我總不斷擔心自己是否有失禮處,雖然是平時學慣了的禮節,不知怎地,在重要時刻總是會亂了手腳呢。
閱讀更多 »
2012年1月21日
【日本茶道】京都:【師走】京料理展示大會享絕佳美味
本文連載於
Bios Monthly
線上雜誌
【城市】專欄─【京都】
文:Doco 圖:龍之介
十二月在日文中又別名「
師走
」。「走」字,在日文中可不「悠閒」,其實是「跑」之意。而據聞「師走」一詞,是指到了年末,僧侶們為了佛事到處忙碌奔波。不過啊,年末奔波的,想來不只有古代的僧侶們,現代人到了年末也不免要四處奔「走」一番。上班族趕公司年末結算、學生趕期末考,人們還忙著在一月初前寄送賀年卡,對了,主婦們還得準備正月過年享用的料理。
閱讀更多 »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查看行動版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