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8日
2010年10月27日
【日本箏】日本箏與中國箏之比較─構造、義爪
日本箏,日文名為「箏」(こと,koto),為易於分辨,稱之為「日本箏」。與中國箏(古箏)屬同一源流,現今二者卻以完全不同的風貌呈現。本篇文章,針對構造、義爪(指甲)兩個項目,來做簡單比較。
(圖為日本箏箏柱)
2010年10月26日
【津輕三味線】津輕三味線歷史
許多人認識或喜歡上津輕三味線,是因為聽過吉田兄弟或上妻宏光的CD;也有些人是看過日本NHK的演歌節目(例如紅白歌合戰、日本のうた等),發現作為伴奏樂器的那個特殊音色。然而,津輕三味線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樂器呢?
三味線,據稱最早是從波斯發源,一支往印度傳變成西塔琴、再到中國變成三弦、然後是傳到沖繩的三線、最後傳到日本本土變成三味線;另一支則是往歐洲傳去變成了吉他與其他西洋弦樂器。所以,它跟吉他、西塔琴等這些遠親一樣,屬於魯特琴(Lute)的一種,也就是將棹(さお,sao,中文:桿、琴把)插入胴(どう,dou,中文:琴身、琴箱)中,繃上弦的弦樂器。
至於三味線的演變,係在16世紀末傳入位於大阪的堺市時,由稱為「當道座」的盲人演奏者把原來彈奏三弦所用的義甲,改為類似平家琵琶所用、銀杏葉狀的撥(ばち,bachi,中文:撥子)。此外,他們也帶入琵琶較有張力的表現手法,使原本較為纖細的三味線奏法變得更為豐富且具戲劇性。
津輕三味線是三味線的一種,源自於古名稱為「津輕」的日本青森縣,它也是三味線家族裡面,最晚發展的一支。津輕三味線樂曲的發展,一般咸認為是由新潟地區的瞽女(ごぜ,goze,挨家挨戶獻唱歌謠換取溫飽之眼盲女性),循著北前船(江戶時代連結東北、北海道等港口,與瀨戶內海、大坂等地間的航線)的行駛傳到津輕地方去的。
三味線,據稱最早是從波斯發源,一支往印度傳變成西塔琴、再到中國變成三弦、然後是傳到沖繩的三線、最後傳到日本本土變成三味線;另一支則是往歐洲傳去變成了吉他與其他西洋弦樂器。所以,它跟吉他、西塔琴等這些遠親一樣,屬於魯特琴(Lute)的一種,也就是將棹(さお
(三味線構造圖)
至於三味線的演變,係在16世紀末傳入位於大阪的堺市時,由稱為「當道座」的盲人演奏者把原來彈奏三弦所用的義甲,改為類似平家琵琶所用、銀杏葉狀的撥(ばち
津輕三味線是三味線的一種,源自於古名稱為「津輕」的日本青森縣,它也是三味線家族裡面,最晚發展的一支。津輕三味線樂曲的發展,一般咸認為是由新潟地區的瞽女(ごぜ
2010年10月24日
【日本箏】NHK邦楽オーディション(NHK邦樂選秀會)
大家是否知道在日本的邦樂世界中,也有類似五燈獎、星光大道這樣的選秀會存在呢?那就是NHK廣播中心所舉辦的「NHK邦楽オーディション」(以下稱NHK邦樂選秀會)。
2010年10月23日
【日本茶道】茶道入門學習順序
正如學鋼琴有練習順序,
哈農、徹爾尼、巴哈初步,
學茶道也有一定的入門順序。
由於「茶道」這種藝道,
品茶及和菓子當然重要,
更重要的卻是整套程序中包含的精神。
精神該怎麼學習?很抽象,
只好從一個個的動作中學。
2010年10月22日
【日本茶道】茶室中的「床之間」(床の間)、「掛物」
茶室的中心部份在於「床」(とこ,toko),
一般俗稱「床の間」(とこのま,tokonoma)。
而「床の間」最重要的裝飾,就在於「掛物」(かけもの,kakemono)。
「床の間」,中譯有做「床之間」、「凹間」、「壁龕」等,
是日本住宅中,「畳」(たたみ,tatami,塌塌米)房間內的一個要素。
在房間的角落,做出一個向內凹進的小空間,
比其他塌塌米還高出一截,
通常拿來擺裝飾品。
當然茶室之中也少不了「床の間」,
擺設的是掛物及花等裝飾。
這樣一個擺設藝術品的空間,切記,嚴禁踏入。
2010年10月21日
【和服】日本和服種類簡介
大家好,前次第一篇文章,突如其來地介紹了多功能襦袢,可能會令一些讀者感到一頭霧水。那時恰好購入這項新產品,驚喜之餘實在想向大家分享。這次就讓我按部就班地為大家簡單介紹和服的種類吧!
和服,其實是外國人對日本傳統服裝的總稱。在日文裡的說法則是"着物"(きもの,kimono),望文生義,泛指所有穿著之物。當然,在日文裡也有"和服"(わふく,wafuku)這個單詞,不過讀音不同,是在明治時代(1867~1912)日本傳入西洋服飾之後,為了與洋服區別而生。在此之前,所有日本原有服裝都被統稱為"着物"。
說到和服的分類,可是一點都不簡單。可以從形式,場合,季節,材質,產地,製法等等分類法。今天我們先就最常參考的形式與場合來分類吧!其他的分類法容我之後再一一與大家分享。
首先是最正式的場合,例如婚禮、宴會、儀式典禮等等。
說到和服的分類,可是一點都不簡單。可以從形式,場合,季節,材質,產地,製法等等分類法。今天我們先就最常參考的形式與場合來分類吧!其他的分類法容我之後再一一與大家分享。
首先是最正式的場合,例如婚禮、宴會、儀式典禮等等。
2010年10月19日
2010年10月14日
【日本茶】抹茶及其他日本茶分類簡介
提到了自鎌倉時代的榮西禪師引進抹茶法之後,
日本人習飲這種放入茶粉、注熱水、用茶筅攪拌飲用的「抹茶」。
相信有些人持有疑問,
茶道裡只用抹茶嗎?抹茶有分種類嗎?
除了抹茶之外還有其他的日本茶嗎?綠茶是否就等於抹茶呢?
簡單來說,日本茶幾乎全部都是屬於「綠茶」這個大分類。
所謂綠茶,是指抑制發酵而成的茶葉,
而日本的綠茶,主要使用蒸煮的方式來抑制發酵。
2010年10月12日
【日本箏】徐宿玶─經歷介紹(2013/03/15更新)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3fJcaHkr77Vh4iNVW-ArGONE_UmYcV221g6TX8fH28G2xv0Xtghjusc-5bXVA91r-j8k341-D6n9fv29xgaELyjdxK5_weoax04KVkd90un_DS4Ke5xqXicpjZ5Ww5aSjdTjaHgkcuuN6/s400/414739_322795654449745_100001579392833_858501_166475344_o.jpg)
徐宿玶
南投縣埔里人,1984年生。
畢業於台中市曉明女中音樂班、國立台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。
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演奏組碩士,
主修古箏,曾師事鄭德淵、楊佩璇、丁承運、劉翠英、王文玲、黃俊錫等古箏演奏家,
並於2000年赴大陸與孫文姸教授學箏。
第二主修日本箏,師事鄭德淵、渡邊治子。2010年回臺舉辦首場日本箏獨奏會「華の和音」,同年參加南藝大日本箏.尺八樂團,與日本邦樂校友團錄製CD《春の海》,入圍100年傳藝金曲獎。目前擔任南藝大日本箏‧尺八樂團之日本箏指導。
2010年10月11日
【和服】和裝內衣與新世代多功能襦袢─羽衣(セレスチャル)
其實在正式的和服穿著中,在襦袢與肌膚之間還有一層肌着(はだぎ),又叫肌襦袢(はだじゅばん)。望文生義,「肌着」是與肌膚接觸的,也就是真正的內衣。現今全球暖化,加上傳統穿法繁複,因此肌着時常被省略。
接下來先來看看一般現有的襦袢吧!
【日本箏】日本文學與箏曲的對話
地點:台灣大學普通教室404
時間:2010年11月03日(三) 13:30~15:30
萬葉集‧源氏物語‧平家物語
古今和歌集‧金葉和歌集‧十六夜日記
古今和歌集‧金葉和歌集‧十六夜日記
內容包括日本箏介紹‧日本箏發展歷史
並詳細解說演出曲目與日本文學的密切關係
免費入場‧座位有限請來信報名
【日本箏】日本正派邦樂會(生田流箏曲)
在日本傳統藝術的世界當中,流派跟組織扮演著相當重要的地位。進入一個好的組織就如同身處一所優良的學府,各種學習資源都是相當豐富而正統的,正派邦樂會便是這樣的一個組織。
【日本茶道】在京都入門茶道
在京都的優勢,大概就是容易接觸傳統文化。
不只在街上時常能見到傳統文化的蹤跡,
人們著和服逛京都已是稀鬆平常,
就連自己想要學習、從事傳統文化,
都有很多資源能夠利用。
雖然也有人說京都人不易相處,
但京都人對於「讓外國人接觸了解傳統文化」這件事,
倒是很有熱忱、甚至不吝惜地在推動。
說起來,能夠讓其他國家的人來接觸自己的文化,
當然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。
我就趁著地利之便,在京都東學西學了不少,
也時常感嘆幸好自己是來京都,才有這樣難得的好機會。
2010年10月10日
【日本箏】渡邊治子─經歷介紹
基本資料:
日本國愛媛縣出身,六歲入門上甲雅樂海老師,
學習生田流古典箏曲及現代箏曲,
十六歲參加文部省認可財團法人「正派邦樂會」
生田流箏曲準師範考試合格。
之後昇等師範,一九九六年昇等大師範,雅號「雅楽寿」。
後師事、吉岡紘子、野坂惠子(現・野坂操壽)、宮田耕八朗。
2010年10月8日
【津輕三味線】小比田雅勝─經歷介紹
1. 1980年12月18日出生於日本國千葉縣。
2. 習樂經歷:自幼受到出身於秋田、愛好民謠的祖父影響,於東京拜津輕三味線演奏家福士豐秋先生(津輕三味線“日本第一決定戰大賽”第一屆冠軍)為師,開始學習津輕三味線。之後前往大阪,成為津輕三味線演奏家內田實先生的內弟子繼續修業,隸屬於財團法人日本民謠協會—豐壽會。於2007年遷回東京後,繼續師事福士豐秋先生,隸屬於財團法人日本民謠協會—福豐會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