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連載於Bios Monthly線上雜誌
【城市】專欄─【京都】
文:Doco 圖:龍之介
十二月在日文中又別名「師走」。「走」字,在日文中可不「悠閒」,其實是「跑」之意。而據聞「師走」一詞,是指到了年末,僧侶們為了佛事到處忙碌奔波。不過啊,年末奔波的,想來不只有古代的僧侶們,現代人到了年末也不免要四處奔「走」一番。上班族趕公司年末結算、學生趕期末考,人們還忙著在一月初前寄送賀年卡,對了,主婦們還得準備正月過年享用的料理。
日常料理用的味噌、生麩,用來過年祈平安的「大福茶」,也是展示會當日必買物。最後一項我必購的,是「錢幸餅」。「錢幸餅」的初代店主,是江戶時期從沒有子嗣的老闆那兒繼承店業的,而原店的第一代店主,據說是「平安遷都」時和桓武天皇(七八一~八○六年)一同遷到京都的,可說是與京都一同走過了這一千多年。與當店店名相同的商品「錢幸餅」,原本只是店家送給顧客的年末禮品,但頗受好評,因此每年只在「京料理展示大會」的這兩天製作販賣。總有許多人事先訂購好幾盒,當天到場取貨。
其實在日本,這類以「餅」(用米搗成,類似中文「麻糬」之意)裹上紅豆的菓子,不計其數,初嘗之下好似相同,但細細品過後,便會發現每家口味都有些許差異。那麼「錢幸餅」是什麼樣的味道呢?這層「餅」皮非常有嚼勁,入口後卻又柔軟好似雪花,外皮灑上了極細的黃豆粉,與「餅」融合成一股溫潤的味道。中間的紅豆不甜不膩,並且非常紮實。在諸事繁忙的「師走」月,咬著這柔軟如雪花般的「錢幸餅」,細數著再忙過幾天,便要迎接正月。這倒勾起了我的想像,此時期雖然寒冷,我卻暗暗期待能是個雪花紛飛的正月,因為白色京都,又將會是一番不同景致呢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