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ghn57rTivtf_y5dDVmsBg-SopBeyayY5UgDxqFqHgPG8XPCfQ4rdqOdj-VahZgj7ynDbKzGsl8zR5NcfrbpOR39h0GHa0erht7xsxRypHNw_cT3OZ_u7Cd6wWR0j-JnJ_tJatoYKlvwjkR/s320/294780_186906254710464_139475176120239_400808_5534078_n.jpg)
本文連載於BIOS線上雜誌
【城市】專欄──【京都】
文 / 圖:Doco
「京都的『大文字燒』是什麼時候?」
「什麼『大文字燒』,這叫『五山送火』。身為京都人,聽到這話,真是不可原諒!」
類似以上的對話,雖然我才住在京都沒幾年,聽聞的次數還真不少。來京都之前,原本以為「京都人厭惡『大文字燒』的稱呼」,這種說法不過只是誇飾,沒想到還真的親身碰上好幾次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jLHHgBN8zlCXQwn3Xk1ArN2Wph-XcbreSgu20zUAWctaEwjGnk8_AlXnbjHaiGQugTz632AnWELSdflO5Mci7oZXEer734VdbHxlD3zZkHw8N3R2uNHYR5m0PzdYz1xG-nFCmUUuHlo3H4/s320/kashi6B.jpg)
八月十六日的晚上八點起,至八點二十分,這六個字與圖,緩緩地依序燃起。此時京都盆地的人們,總會各自尋找一個望得到山頭的角落,屏氣凝神,虔誠地望著火、送走先人的亡靈。第一次觀望五山送火,是在朋友家的屋頂上,可一次望到三座山頭。當時因為太興奮,我像個小女孩般蹦蹦跳跳,現在回想起來,這種態度,對先人們、對京都人們,真是太過失禮了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hlVw8viRAPf4W1wxJM3zbXyzohjSzHTKNpWNnpvcTPYqq7fGRvNm6qf-BFpqr-FT5QuW-uOqdqm8WQZQrx-gBlZJ5DGRaV6zLUtAfuM8rfQx4vKK3RsQP1qm8FnrmVpeJlO5moB4XsnVFw/s320/kashi6C.jpg)
後來「五山」對我的意義,不只限於八月十六日,還著實影響了我的生活。在這兒的台灣留學生們,莫名地興起一股「登大文字山」的休閒活動。座落在銀閣寺後方的「大」字,不過四五百公尺高,花不到一小時,便能登上燃字的火床,我們喜歡爬到火床上,讓自己成為「大」字的一部份,眺望京都盆地。又,今年二月,我搬了家,六樓落地窗朝北,正對面就是大大的「法」字。坐在餐桌前,望著「大黑天山」上的「法」字,及整片山頭,成了我每日最奢侈的享受。有趣的是隨著季節,「法」字的面貌也千變萬化。剛搬來時,由於是冬天,「法」字禿得厲害。早些時候,某天突然發現「法」字怎麼發了霉!我們忍不住好奇,登上山頭一瞧,原來是這季節開了許多粉紅色的花。待「發霉」退去,這回輪到綠巨人登場,「法」字長滿了綠蔭,幾乎辨認不出字樣了。而送火的前一天,晨起,發現「法」字當中不知何時,立起了許多柴火堆。
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xmp7KpjolRGsuqfNX-v9sFSMlHoxX7sijnxVL82OC0ZeAlwpicNrGuSyYiK4s5Yis6WbBCOUxLT9J_mD4msPcmxaTNBh3db6PC_stqkLFU9SFghT-6wv0hS4KeuUQ4M25KDo4JJYxg9gR/s320/kashi6D.jpg)
大文字燒真的我也聽過...我都說你大阪燒吃太多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