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▼
2010年11月30日
2010年11月14日
2010年11月10日
【日本箏】記譜法(二)
前一篇提過了「為什麼日本箏須使用傳統譜」,
本篇將實際解說如何閱讀日本箏樂譜。
日本箏使用的是分類於Tablature、手法譜的記譜法,
所記的是彈奏「位置」而不是「音高」,
首要重點就是記載要彈奏哪條絃。
日本箏有十三條絃,
離演奏者最近的為第十三絃,最遠的為第一絃,
由第一絃至第十三絃的表記分別為:
一至十絃:一~十
十一絃:斗
十二絃:為
十三絃:巾
2010年11月9日
【日本箏】記譜法(一)
日本箏、三味線等的記譜法,
在分類上是屬於「Tablature」,
也就是中國傳統音樂中分類樂譜時所說的「手法譜」。
所謂「Tablature」、「手法譜」,是指運用數字、文字等符號,
來表示樂器奏法的記譜法。
特徵是記錄彈奏的「位置」(例:第一拍彈第一弦、第二拍彈第三弦),
而非記錄實際彈奏的「音高」(例:第一拍彈D音、第二拍彈A音)。
日本傳統樂器的記譜法,大多屬於這類「Tablature」,記的是彈奏位置。
不像現代幾乎通用於全世界的「五線譜」,所記的是音高,
因此即使換了一樣樂器,只要能夠抓住實際音高,就能夠演奏。
為什麼日本傳統樂器不一律改為這種世界通用的五線譜呢?
雖然有些現代曲也會使用五線譜來寫,
但傳統譜的確有其存在的必要性。
2010年11月8日
【活動紀錄】日本文學與箏曲的對話
日本文學與箏曲的對話
時間:2010年11月3日 13:30
地點:台灣大學普通教室404
演奏:渡邊治子(日本生田流箏曲正派邦樂會大師範)
解說:王文萱(台灣大學日研所畢、正派邦樂會準師範)
二○一○年十一月三日,在許多人的協力之下,於台大普通教室舉辦了「日本文學與箏曲的對話」。